性能比较
1. 改性前后流变性能比较
我们将普通轻质碳酸钙,改性碳酸钙及增强改性剂分别按配方混料,室温放置8hr后在PLE331型转矩流变仪进行流变实验,结果如表1
表 1 流变实验结果*
名 称 最大扭矩/N.m 平衡扭矩/ N.m 塑化时间/S 熔融温度/℃
普通CaCO3 61.4 24.1 75 187.0
改性CaCO3 61.7 27.6 58 184.0
增强改性剂 72.6 28.1 53 184.0
*配方:PVC 100份 复合稳定剂 4.5份 ACR401 2 份 其它 适量
普通CaCO3 或改性材料 22份
从表1可以看出,加入改性碳酸钙或者多元包覆增强改性剂与普通碳酸钙相比,扭矩增加,而塑化时间明显缩短,熔融温度下降,塑化速度变快,说明改性后粉体与PVC体系相容性好,有利于加工,扭矩增加塑化好,从而可提高挤出速度,使制品外观光滑细腻。这是由于改性粉体的表面化学键合的改性剂与PVC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表现出强的内润滑作用,从而削弱了PVC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体系流变性能改变。同时也说明在同等条件下,材料加工体系可以增加填充量,也能达到良好的加工性能。
2. PVC试样测试结果比较
在UPVC电工套管生产线上, 原配方是60份普通轻质碳酸钙在高混混料中另外添加增强改性剂6份,9份,12份分别生产直径25mm的管子,从中随机剪切试样,宽*厚=6.10*1.50mm ,在INSTRON4466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硬质PVC试样测试结果比较*
名 称 抗拉强度/Mpa 屈服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弹性模量/Mpa
普通CaCO3 21.62 20.13 45.38 599.15
另外加
增强改性剂
6 22.94 21.62 47.09 662.5
9 23.51 21.87 64.02 663.23
12 24.63 23.07 68.70 708.31
15 23.95 22.88 69.55 721.05
* 配方:PVC 100份 复合稳定剂 3.5份 其它 适量
普通CaCO3 60分 另外加多元包覆增强改性剂6, 9, 12,15 份 (基础配方是PVC电工管)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同样添加量的情况下,在PVC硬制品另外添加多元包覆增强改性剂,试样的各种力学性能都明显优于普通碳酸钙,特别是试样的断裂伸长率提高近50%,而且物料易塑化,表面亮度高,加工性能优良。这是由于普通碳酸钙表面极性强,表面能高,在PVC树脂中易于团聚,不易分散,从而影响制品加工性,并破坏制品的力学性能。而增强改性剂表面包覆的多元改性剂在高混机中同时对普通碳酸钙进行改性,从而使其表面能显著降低,不易团聚,基本上是以原生粒子状态分散到PVC树脂中,并通过有机改性剂的分子桥架作用,在界面上产生强的粘合作用,而其中纳米状态分散的刚性粒子渗透到PVC树脂三维网络结构中。依据非弹性体增韧改性观点, 刚性纳米粒子表面缺陷少,非配对原子多,与PVC树脂结合牢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引起基体树脂银纹化吸收能量,发生脆-韧转变,从而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产生裂纹化,使复合材料达到增韧补强效果,从而在高填充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